《曼生葫芦》
下非常之功 享福禄双全
文 | 小伟
壶 | 小伟
壬寅夏
450Cc
全手工
本山绿
[在传统文化中,葫芦是聚仙气、蓄灵气的仙物,谐音“福禄”,既象征多子多孙、家和兴旺,又寓意多福多禄、驱灾辟邪。壬寅之年,再选桂冠砂料,尽搏砂浅技,抟曼生葫芦一式,但求福禄双全、诸事胜意。]
葫芦由青变黄的过程,一如紫砂茗壶的历史演进、工艺传承、乃至吃茶赏玩,日渐月染、愈用愈出。所以,继五彩青灰段之后,选用本山绿,再攻此《曼生葫芦》,是切题切意、情理使然。
但面对大品容量,十分坦白地说,我只不过是借着七分的运气和侥幸,最终有两把成壶完美,所以现在才能以胜利者的姿态来回顾前前后后、林林总总。
其料弥足珍贵 得之难能可贵
黄龙山出产的绿泥,又称本山绿泥,蕴藏量不到紫泥的十分之一,是极其珍稀、极其宝贵、极其出色的单一泥料品种。黄龙山四号井开出的本山绿,更是皇冠上的明珠,素来备受追捧。
[今年,当地政府为做好黄龙山地质公园展陈工作,专门就紫砂泥料分类进行了调研座谈,从最终的结果看,正统的、公认的、可考的“黄龙山绿泥”(即“本山绿泥”)分类只有两种:“本山绿”和“墨绿泥”。其他分类名字,不管是前人后人总结,还是强行杜撰附会,都存在疑问、不具代表性。
其中,“本山绿”性质又可分为两极,或在这两级之间游走:一极为“贴层绿泥”,颗粒重、耐温高、收缩小;一极为“夹脂绵头”,泥性强、耐温低、收缩大。]
此壶所用“本山绿”,为黄龙山四号井绿泥(老)正宗,出自黄石石英岩下层,分解矿料厚度约10到20公分,外观呈奶白、浅绿两色杂糅,质地略硬较酥,且有些许水锈黄斑。
癸未春,筹划制备,期间在挑拣、筛选、去杂环节,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。直至甲申夏,全手工65目制得生泥2捆有余、合计85斤(旧时一捆泥料40斤),始陈腐。
庚寅秋,手工活泥回练,觉其可塑性较好、但酥性较大,制试片3块,吃煤气窑3.5号、4号、4.3号表温,发杏黄、青黄、奶白色,估算收缩13%,续陈腐。
乙未冬,再手工活泥回练,制试片1块,吃煤气窑4号标温,但二遍烧制后,在窑上丢失,遂搁置。
庚子秋,复手工活泥回练,试制曼生葫芦4件,吃煤气窑4号标温,虽均损耗、无成品,但已然夺目非常,绝非市场“伪绿泥”“类绿泥”可比拟。
壬寅夏,再攻此料,再吃煤气窑4号标温,不仅有完美成壶,且效果远超预期、羡煞旁人。细察其料,特点为:
①因此矿料本身纯度高,紫泥颗粒含量少,故发色黄澄、色泽明快不暗沉,同时在窑内高温和气氛影响下,由内而外沁出高华格调。
②黄龙山绿泥特有杂质、蜡片、颗粒,所形成的黑褐色小点、小白斑,隐于清晰自然、温柔内敛的肌理之中,共同构成骨肉云亭、丰富活泼的颗粒层次。
③虽为老料、砂性强,但整体依旧集聚“田黄般的含温凝脂、绸缎般的亲肤细腻、岩石般的细密坚韧、新糯初蒸般的玉透度”四大本山绿传统特点,且伴随泡养,此感愈演愈烈。
当然,世间没有风光占尽之事,在坐享其大美天成的同时,也必须要承受泥性狡黠、大品损耗之重。
其工不苟丝毫 抟之心思用尽
过去的大集体年代,“本山绿”多为中小茶具,或在花盆外表粉浆装饰用,原因是其收缩过大、大品成品率过低,毕竟那时是工分制,没人会愿意如此打白工。
放到今天,“本山绿”市场价格连年暴涨不说,还基本买不到想要的正宗。用老友的话说,就是:现在用“本山绿”去试错大品,简直就是暴殄天物,要么是傻、要么是疯,成壶完全是侥幸,就制壶性价比而言,远不如直接卖料值当。
实际上,我前后连攻10把大品曼生葫芦,内心也是波涛狂澜、几度抓狂。最终能够成壶3把,已然是侥幸中的万幸。但细细思索,也有些偶然中的必然:
比如,要全过程加速,不如意就赶快捏掉重来,不在任何一个环节上迟疑惜工。再如,要合理使用脂泥,掇软泥要果断、准确、不反复。又如,明针工要硬,同时要极其注意干湿度,多用套缸、切忌喷水。此外,要特别注重细节,工要特别特别细,唯有研精究微才能成壶理想。等等。
这些泥性把握的关键点,必须和曼生葫芦的具体制作环节同频共振,做一步往后看三到四步,否则就必然要出问题。
至于《曼生葫芦》的制作思路,庚子秋,已作过小结。自觉无需再改、依旧如是。
其型传承经典 成之可以经年
[相传陈曼生当官后,其外甥带了一只葫芦上门道贺,借葫芦“福禄双全”的寓意向陈曼生表达祝福。陈曼生不但没有介意礼物轻贱,反而十分欢喜,并在外甥走后,盯着葫芦喜不自禁、心生感触,从而创作了葫芦壶。]
“仿生”是紫砂造型艺术中的传统表现手法,清嘉庆、道光年间,陈曼生创型的葫芦一式,便是紫砂仿生器之经典演绎。
在我看来,无论是从仿生外形角度欣赏,还是从气质内涵层面考虑,做好葫芦一式的关键就在于一个“旋”字,就是要用旋转舞动、变幻无穷的线条来勾勒壶体、刻画细节,激活一种天然灵妙的生命跃动。
如此一来,既能切中葫芦本身活泼的形象意蕴,又赋予了茗壶凝重的思辨力度。
当然,落到具体制作过程,“旋”的律动是有章法的,比如“一捺底的收放把握”“嵌盖环形扭的曲率设置”“8字身筒杀凹的细节处理”“藤蔓状嘴把的粗细过渡”等等,这些线条块面虽然处于不同位置,但走势都是自然统一的:
既似从上下方向往中间汇聚,又似从中间方向往两侧拉伸,敦庞周正、严谨有序,以此赋予了茗壶生机盎然的自然气息和历久弥新的人文气韵。
综上,就是此壶此料的些许感受、思考和实践。至于实绩如何,我想后人自会评说。(完)